研报表示,伴随政策落地和科技行情调整,在一季报业绩期到来期间,结合外部不确定性的明显提升,当前投资者有望更关注基本面动向,把握基本面拐点以及修复弹性可能是当前重要的投资思路。业绩披露阶段着重关注:1)一季报和年报业绩可能超预期或环比改善的景气领域。2)业绩逐步从周期底部回升、产业趋势明确的细致划分领域,例如
、消费电子、通信设施等TMT相关行业。3)温和复苏环境下率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业,包括工业金属、油服工程、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白色家电、轨交设备、通讯设备、通信服务和铁路公路等。全文如下中金:哪些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
受外需等因素影响,2025年一季度A股盈利同比或持平微负。1Q25宏观数据仍相对承压,二月CPI 12个月后再度同比负增长,剔除春节错位影响同比+0.1%,PPI同比虽边际改善但仍处于低位。外需方面,美国于2月、3月分别对中国加征一定的关税各10%,二月出口总额(美元计价)同比-3.0%,自去年3月以来首度同比负增长;由于当时存在继续加征一定的关税的预期和后期关税税率的不确定性(此后4月初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关税预期提升带来部分抢出口效应,对一季度外需可能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支撑,关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在一季度或相对有限,但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程度提升,企业业绩拐点出现时间或将较此前预期有所延后。政策方面,一季度较多政策计划发布,包括两会前后公布的财政安排、提振消费方案等,部分政策如以旧换新等效果已有所显现。综合看来,我们预计一季度A股盈利同比约为零增长或轻微负增长。部分参考指标包括:1)2025年1-2月工业公司利润-0.3%,历史经验显示A股企业纯收入增速与其有较高正相关性。2)截至4月4日,根据中金公司重点覆盖A股公司不完全统计(约701家),A股整体/金融/非金融一季度同比增速5.4%/2.6%/9.9%,但结合近期市场一致预期的变动情况,大部分行业盈利预期显现下修,仅金融、有色等板块略有上修。
有望受益于一季度较高的市场活跃度;非金融领域,高景气行业相对稀缺,政策支持领域、
、部分TMT景气领域或为结构亮点。结构上:1)中上游的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业绩预计普遍平淡,有色或相对较好。2025年以来PPI增速仍持续承压,虽有一定的边际改善,但同比降幅仍超过2%,部分领域供需矛盾仍在。有色金属则受益于金价、铜价上涨,尤其金价在去全球化加速背景下屡创新高,相关企业业绩有望较好。2)中游制造业绩整体平淡、局部回暖,抢出口效应或带来阶段性支撑。1月制造业PMI低至荣枯线月边际改善。电网外需较好且出口目的地基本不受关税影响,光伏、新能源车相关受关税影响但抢出口效应可能短期内对出口链有一定支撑,上网电价市场化政策对相关板块也带来影响。3)消费行业整体需求仍有待提振,政策支持领域表现较好,如“以旧换新”相关。2025年1-2月社零总额同比+4.0%,其中家电和音响器材同比+10.9%,通讯器材同比+26.2%,受以旧换新政策拉动较为显著。家电、轻工等出口领域虽然受到关税影响,但同样可能伴随抢出口效应的阶段性支撑。4)TMT板块部分行业呈现高景气。DeepSeek催化下,部分科技领域资本开支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半导体、算力相关领域或维持相对高景气;传媒影视领域有望受益于春节档票房。细致划分领域有哪些亮点?结合中金行业分析师自下而上反馈:1)能源、原材料行业:化工板块,供需矛盾影响下基本面和盈利仍处于底部位置,改性塑料在大宗能源价格回落背景下叠加在
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盈利有望回升;锦纶纤维或将受益于需求量开始上涨;制冷剂、有机硅或将受益于供给端产能偏淡。有色金属板块,今年以来金价、铜价增长较多,相关企业有望继续呈现亮眼表现,黄金公司有望业绩超预期。基础材料板块,钢铁和部分建材有望随实物工作量边际改善,建筑板块仍承压。2)中游制造:电力设备板块,新能源车需求延续较高景气度,
受美国关税影响延续抢装,电网持续受益于投资景气度向上和外需,泛零部件领域或超预期。板块,光伏一体化组件交付价格或环比继续下行,同时受关税影响,业绩环比仍承压,但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政策导致的抢装可能会使部分分布式光伏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超预期;风电处于淡季,多省年度长协电价下行的影响有望因煤价走低缓解。机械板块,顺周期局部回暖,工程机械、五金工具、纺织机械板块有望表现良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板块中上游部分环节业绩有望迎来逐步修复,但考虑到需求复苏及生产交付节奏,整体或仍延续分化。交运板块,春运期间机票票价下行较多,对利润造成部分拖累;集运板块长协价格及即期运价均好于预期,1Q25业绩同比有望显著增加或超预期;油运干散运价表现相对较弱,港口吞吐量增长稳定,同比或维持。3)下游消费:必选消费方面,农业板块,一季度为养殖业淡季,大规模猪企或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部分家禽或承压,种植业随农产品价格下行也或承压,宠物内销高增持续、外销受关税影响;
板块,白酒节后淡季总体平稳,啤酒销量叠加成本红利部分企业有望超预期,调味品、速冻食品、肉制品承压;医药板块,1Q25的国内需求仍然面临一定挑战,但也受益于低基数,其中涉及出口的子领域如生命科研上游等有望超预期,医疗设施板块因去年以来的设备招投标弱于预期可能承压。可选消费方面,餐饮旅游整体承压,餐饮消费需求尚待拐点,且一季度为旅游淡季;家电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整体内外销稳健增长;汽车同样受益于以旧换新,车企之间有一定分化,二轮车、部分零部件有望超预期;轻工一季度业绩仍承压,内销等待政策落地,外销虽然存在抢出口效应但关税对利润形成很多压力;潮玩持续景气,预计保持迅速增加;美妆因竞争加剧业绩有所分化,品牌服饰高基数下弱复苏。4)TMT领域:通信设施板块,算力配套设备公司有望受益于互联网资本开支加码,而电信设备则受制于资本开支下滑;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受益于国补,但
等部分品牌销量平淡;板块,设计板块整体处于传统淡季,但端侧SoC及云侧AI芯片等下游与算力相关度较高的领域依然维持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晶圆制造和封测类公司受在地化生产和消费提振预期影响,业绩同比水平普遍处于历史高位;软件板块,受2024年下半年下游偏弱影响,一季度整体业绩不突出;传媒板块,整体同比恢复,部分影视公司受益于春节档票房。5)金融地产:银行板块整体稳健;券商有望受益于一季度A股及港股交易活跃,去年同期投资低基数的中资券商有望超预期;
一季度业绩可能有所分化,具备防御属性的保险标的一季度业绩或将好于市场预期;地产板块继续承压,基本面尚处探底阶段,房价下行压力尚未出清。结合一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伴随政策落地和科技行情调整,在一季报业绩期到来期间,结合外部不确定性的明显提升,当前投资者有望更关注基本面动向,把握基本面拐点以及修复弹性可能是当前重要的投资思路。业绩披露阶段着重关注:1)一季报和年报业绩可能超预期或环比改善的景气领域。2)业绩逐步从周期底部回升、产业趋势明确的细致划分领域,例如半导体、消费电子、等TMT相关行业。3)温和复苏环境下率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业,包括工业金属、油服工程、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
、商用车、白色家电、轨交设备、通讯设备、和等。图表1:中金分析师对各领域的盈利展望